四月下旬‧晴
28歲算是最早期的食友了,記得在最早的飯居中,她已是常客。她是我很配服的人,懂吃能煮,我說的「能煮」,不是整幾味花巧小菜,而是十多人的家常便飯,她也一手包辦。最記得初期我們一班食友都會聚在Ming坪州的家煮飯仔,交換入廚心得。一次煮意粉,她就示範了用上很快的方法,慳水慳力的煮出十幾人份量的意粉。煲所有的中式糖水,都是「師傅級」,而她斬雞的技術更是高超,俐落又整齊,是唯一在食友之中令我真正甘拜下風的。
記得她說會移民已好一陣子,原來眨眼已要起行,一眾舊食友當然要吃一餐,替她墊行。地方由我選,來了這裡。還記得n年前,也是同一班食友去附近打羽毛球,也是來這裡吃的,評價不低,多年沒來了,再來一次吧。訂了七時半,知道這裡是旺場店,一早已吩咐食友們來拿位。還好這裡旺還旺,也頗均真的,能準時交檯。
記得初來這裡的時候,這裡還只得一間舖。這幾年間發展得很快,加上又是米芝蓮的Bib Gourmand推介,轉眼已是三進佔同一條街的三間店子。點菜也是我的工作,來這裡,當然二話不說的就先來一碟燒肉,就好像去添好運,不問什麼也先來酥皮叉燒包一樣。這裡的燒肉,不是燒全豬,只是將豬腩肉切出來燒,不是我所喜好的一款。但吃起來,皮真的鬆化,真的是一咬就「嚓」一聲應聲散開。肉也調味得好吃,果然是招牌菜,必點。
燒肉以外,這裡的另一味招牌菜,就是其羅漢齋卷了。腐皮卷先煎後扣蠔油芡汁,外表看起來,除了是比平常的腐皮卷大件一點以外,真的是比平常更平常。但吃起來又不錯,料足,裹得緊實而不鬆散。餡料包括紅蘿蔔絲、木耳絲、冬菇絲、豆乾等等,味道足,扣煮得好。刴得整齊幼細,不要看這等尋常菜色,也看得出功夫。據聞是大廚每天親手包製的,是耶非耶,不得而知,但也是值得一試的一味。
跟這班食友吃飯有個特色,就是去到那裡,也要試試生炒骨又或咕嚕肉,大抵甜魔在陣,甜酸菜色是特別受歡迎的,是日就要了生炒骨。這裡的做得有水準,甜酸平衡得不錯,吃起來仍脆口,而生炒骨,也真的是有骨的,肉也鬆化好吃。轉不了兩圈,就連菠蘿也都吃清了,當然要追加一碟大(原本的那碟,已經是加大的了)的。好此道者,也可以一試。
焗魚腸是食友的推介,當然也不可以錯過。平常看到的焗魚腸多用瓦煲,但這裡用的是一個金屬的。上檯時滋滋作響,香味四溢。焗得幾乾身,蛋香味濃。比起澎湃的蛋,魚腸相對份量是少了一點。我還是喜歡傳統一點的做法,做得外香內濕軟的效果,蛇王芬及名門私房菜的,都是我所好。
兩味油炸菜色一起來,椒鹽鮮魷也是在大排檔,又或是小炒菜館必叫的菜色,是日也來一碟。吃起來脆口,但肉質就不夠爽脆彈牙,相當是魷魚的質素有限。不要看這一味很多菜館也會賣的一道菜,要找做得好的,非常難。今年吃過的,就只得香港仔魚市場餐廳做得最好,其他的都不滿意。炸花枝餅就做得好一點,至少做得爽口彈牙的,這一類香口菜色,用來下酒就真一流。
但見餐牌上,一味滑蛋炒豆角也寫成「推介」,作為蛋癡,當然要來試一試。果然很有水準,蛋看上去已經是炒得很嫩滑的,加上切粒的豆角,蛋香味濃,也是香軟及爽脆口感的結合。時常說,簡單的菜色,才最難做及最表現出師傅的功力。這一味炒滑蛋,好吃,也是必吃。
帶子蒸豆腐是食友們的心水,上檯一看,原來是十分「家常」的版本。將片薄了的帶子放在豆腐上,加上磨豉,淋上醬油,拿去蒸,最後灒上熟油就可以吃了。帶子鮮甜,豆腐也嫩滑,加上醬油及磨豉,是很好的下飯菜。如果一些朋友想做幾味家常小菜,也可以將這味加入考慮這一味,是不易失敗的菜色。
最後來兩味比較清淡的菜色,蒜子浸芥膽也是家常菜,我下廚也常煮此味,只要用上新鮮菜,加幾顆泡了油的蒜子,已經又香又甜。這裡的用了雞湯,不過芥膽甜,而蒜子腍身好吃,也都不錯。上湯竹笙浸魚腐一看就知是很健康的菜色,也不是我那杯茶,所以不評了。
單尾就炒一碟年糕出來,這裡的名字起得有趣,叫「菲律賓式炒年糕」。所謂的「菲律賓」式,原來就是辣炒年糕,用上了辣油及xo醬去炒,辣辣的頗冶味,正合飯癮不深的朋友。不過談起吃飯,這班食友是不好澱粉質食物的,十個人,四男六女,竟然要五碗飯就夠,很神奇。
總結而言,這裡的食物是有水準的,而吃了十多味菜色,埋單都只是九十多,雖然不算坐得很舒適,但空調足,也有電視看,真的是做得到「平‧靚‧正」。是米芝蓮推介的bib gourmand,實至名歸。
在此也祝28歲在彼邦生活愉快,我們在這邊等妳回來開飯,同煮飯!
評分:(以5個&為滿分)
食物:&&&&
服務:&&&1/2
環境:&&&
餐廳資料:
Yung Kee Siu Choi Wong
深水埗福華街118-120號地下
2387 105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