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Sponsor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號外:首爾精華遊 ~ 「骨膠原」牛骨湯 Gomtang Lab(곰탕랩)

早一晚吃的牛骨湯不太盡興,就在翌日中午來這裡,吃「終極版」(早一晚的骨湯食評在此)。

比較起首爾云云的牛骨湯店子來說,這裡算是新店。但背後的推手毫不簪單,就是米芝蓮二星店子Jung Sik的主理人林正植Yim Jung-Sik)。店子在江南,就在一間酒店的地下。舖面不小,樓底高,光猛企理。


早上十一時開始營業,為免要等位入座,早了半小時到場。開門的時候,果然一來就坐滿。這裡用上檯面Mon落單,有圖有英文,不懂韓文也沒難度。目標已一早鎖定在牛骨湯,而選擇就在普通牛骨湯及「骨膠原牛骨湯之間。而我的選擇是後者。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號外:首爾精華遊 ~ La Yeon 羅宴 從米芝蓮三星掉下來是有原因的

幾天的美食團,落地第一餐,吃的是米芝蓮二星的羅宴。

2019年開始做首爾團,這裡是每次都來的地方。那時這裡還是米芝蓮三星,舊年就跌了一粒星。店子在絲麗酒店的頂樓,可以俯瞰首爾江北及南北首爾塔的地方,環境當然好。


數年沒回來,餐牌及菜式格局都已轉變。傳統元素少了,招呼服務也不如前。尤幸菜式仍然以韓國傳統食材為本,用料上乘也講究,這就是選這裡成為今次美食團的餐廳原因之一。餐廳行政主廚金成一在韓國是「神檯級」的大廚,到了今天,這裡仍然是政商名人政要請客食飯的熱門之選。

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號外:首爾精華遊 ~ 清雞湯 Kyewol Gomtang(雞月 계월)

在首爾「生活」了個多星期,吃了很多肉。總有時候想吃得輕清一點,就想起這裡的清雞湯。

在首爾吃湯飯,以牛骨湯或豬肉湯為主,雞湯就比較少。這裡的雞湯都統稱為「곰탕」(Gomtang),其實「곰탕 」就是骨湯,一般而言就是牛骨湯又或是豬骨湯,但這裡賣的就是雞湯。


店子在「Seoul Forest」附近,不要以為「Forest」就一定是郊外,其實就是首爾城東區的一個頗大的公園。在地鐵站出來,走進兩邊是民居的橫街,這裡是門面很不起眼的小舖。舖面以白色為主調,簡單企理。只有7個吧檯位,很有日本新式拉麵店的格局。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號外:首爾精華遊 ~ Samwon Garden(三元花園 삼원가든) 五花腩泡菜三文治及牛骨

<首爾員工餐系列>

其實,絕大部份食客來這裡都是吃燒韓牛,但我卻選了豬腩肉。

在當地人心目中,在這裡吃韓牛有一定的位置。而老實說,我在訂位的時候,確實是想來吃烤韓牛的。

這是在首爾只工(即是本人)工作中休息的一天,晚上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在機場送別第一團的團友,回來江南已日落。選這裡,因為吃牛穩陣。多年沒回來,加上多年沒回來,也是時候回來看看。而店子也在江南,不用渡江,坐巴士來就可以了,夠方便。

這裡舖面非常大,是「宴會級」的店子,跟坊間的烤牛小店不同。不過地方大還大,雖然已預早訂了位,但準時來到還要乖乖的在前台等了接近15分鐘,可見是仍然很受歡迎的地方。一人坐在四人檯,有點過於寬敞。

一心想吃烤牛肋骨,但卻在掀餐牌時給蒸豬肉제육)吸引過去。有大及小兩個份量,毫無懸念的就選了個大的。侍應還以為是言語不同的關係又或是聽錯,要再三確認她才安心下單。


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人人和平 ~ 因燒鵝之名

OR年代的好食友陳小姐回港幾天,當然要約飯。食店建議當然由我來,就出了兩間製作移居外地港人最不能抗拒的香港菜式聞名的小店(邊兩款菜式?咪燒味同海鮮囉!),她選了前者,就來了這裡。

還不簡單,立即安排。大家坐在店子隔離舖位的小圓檯,是晚這邊就只有我們一圍客人。

菜式方面,我只簡單交帶:燒鵝及叉燒是必點的,前者還一定要「成隻上」。其他菜式,就交由陳小姐選擇:說到尾我們幾時來吃也可以,還是她想吃什麼就點什麼吧。


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逸東軒 ~ 就是因為一道蟹肉脆皮乳豬,來一局

有幾味菜式,我是基本上沒有抵抗力,只要在餐牌上見到就一定點來試試。

當中有一味就是糯米釀乳豬。

蟹肉糯米脆皮乳豬

這是一道由陳勇師傅當年在君悅閣創造的菜式,將炒香的糯米飯釀進乳豬裡一同燒,滲進豬油香的糯米飯,叫人百吃不厭。


今天這裡的大廚譚棟師傅在糯米飯內加入蟹肉,更吸引,所以就決定來一晚飯局,安排多些食友來試試這一道「私心菜」。也要感謝食友David的安排,除了釀乳豬以外,加入好幾味這裡受歡迎的菜式,成為豐富的九道菜菜單。


2025年3月23日 星期日

Italian Bite:在美食廣場內的鮮製意大利麵

有時下午,只是想吃一點點澱粉質。一碟鮮製意大利麵,正好。

這是一家設在美食廣場內的小店,由兩位意大利籍廚師主理:Mr. 羅蘭素Mr. 史提芬奴。這𥚃只供應鮮製意大利麵,單看是日餐牌供應的也有六款,有寬麵有螺絲粉有扁麵有千層麵,看上去選擇不少。


就選了第一款:意大利細扁麵配自家製肉醬 (Tagliolini with Beef Ragu)

意大利細扁麵配自家製肉醬 (Tagliolini with Beef Ragu)

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號外:曼谷精華遊 ~ 曼谷食咩好:海鮮餐?Kin Kub Koi(กินกับก้อย)

這一趟來曼谷,下午吃簡單的,晚上才吃fine dining。團友問:可否找個下午吃海鮮?

有何不可,大把貨,就來這個地方。

老實說,這裡我想來很久的了。還未來總有原因:首先這裡都幾偏遠,位處曼谷市西的Phuthamonton,就是水上市場附近。我們一行十幾人,包下兩架10人車,都要半小時有多才到達。再來就當然要人多,吃海鮮才可以多吃幾味,是日就正是時機。


店子沒中文名,停車場的招牌也是標示泰文店名的「กินกับก้อย」。店名不小,分做好幾個部份。而當中又大致可以分為有空調或沒空調的地方:朋友,你會怎樣選?一行十多人,進佔大檯。先開酒再加生啤還有汽水,先起哄。


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號外:曼谷精華遊 ~ 曼谷食咩好:芒果糯米飯?K. Panich (ก. พานิช)

續上篇,如果你覺得吃那小小的一碗蟹鉗麵要付出200銖是不可置信的貴,面對這裡要索價130銖的芒果糯米肯定覺得被「電騙」。

貴還不得止,這裡位於曼谷老區的Phraeng Phuthon,從陳牛記Uber過來,連塞車車程也半小時有多。這樣花時間就只為一客芒果糯米飯?是的,我就是會這樣的人。


2025年3月12日 星期三

號外:曼谷精華遊 ~ 曼谷食咩好:蟹鉗麵?陳牛記 Sawang Noodles Shop(สว่าง บะหมี่ก้ามปู)

這一趟來曼谷,下午吃簡單的,晚上才吃fine dining。第二天的下午,去吃蟹鉗麵。

來曼谷的老饕都應該對這間店子不陌生,畢竟是開業逾半世紀的老麵店。創辦人陳牛先生是華僑,當年自創出店子的招牌蟹鉗麵。乘MRTSam Yan站行過來,大概是十分鐘腳程。店子舖面不大,裝修簡單,就只有幾張檯。


麵可選放湯或乾撈,而麵碼除了蟹鉗以外,還有叉燒、脆皮豬肉及雲吞可選。蟹鉗麵也可以選大、中、小的,小的索價二百銖,大的就是六百銖。以在曼谷吃麵來說,這不是便宜的價錢。就要了個叉燒蟹鉗撈麵

叉燒蟹鉗撈麵

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

號外:曼谷精華遊 ~ 曼谷食咩好:豬雜麵?榮泰(รุ่งเรืองก๋วยเตี๋ยวหมู) Rung Rueng

疫情後,都未來過曼谷。就趁紅葉期及聖誕節間的小空檔,跟美食團團友來吃幾天。

大家一致決定:下午吃輕鬆簡餐,晚上才吃得隆重一點。


第一個下午,去吃簡單的。當然「簡單」唔代表「求其」,口袋裡也有一堆想試的小餐廳或粉麵店,這天,就帶了團友來榮發吃湯粉。

店子就在Phrom Phong,如果乘BTS一條短直路再轉個彎就到。當然帶著團友就不用大家上上落落,叫車就由酒店來到店門口。


2025年3月9日 星期日

合時 ~ 開年吃得好,開心要合時

團年飯吃得好,開年飯當年也不馬虎,一早已篤定了來這裡。尤記得上年合時小廚最後一夜營業,一班美食團團友也齊集在那裡吃喝一夜,戰況之烈,一時佳話。可惜那次身在北海道,不能參與。今次開年也來合時,不過就由西灣河的小舖頭,換上了中環畢打行,當然也令人期待。

合時換上了新地方,環境上提升了不少,但大廚也還是權哥。餐牌上的選擇雖然也都熟口熟面,但也真的想看看今天的合時,到底會如何?一行21人,團友早安排了貴賓房的大長檯。開年「第一炮」,團友在這裡無敵的酒窖內選來了一支6公升的香檳。


開心高興,單是看待酒師怎樣「開大炮」也叫大家緊張了一陣子。6公升的香檳有個學名叫「Methuselah」,大庄的香檳特別好喝之餘也難得一見,在此謝謝好團友的賜酒。


2025年3月8日 星期六

號外:東京精華遊 ~ 水曜日的特別湯底 麺屋 さくら井 (Ken軒)

這天來了三鷹駅,當然不是為了去看展覽館,是為了吃拉麵而來。

這間店子在東京云云拉麵店而言不算低分(3.86),但排名卻又不算是很高(28名)。幾年前來,吃過其「一番人氣」的特製醬油湯。好吃,但又不至於好吃到要為了此湯底專程乘一小時JR再來武藏野市。今次回來,主要因為兩個原因:「水曜日」及「Ken軒」。



上次來知道,店子每逢星期三都會變身「Ken軒」,而那天就會推出跟平時不一樣的湯底。這次剛好周三在東京,又剛好可以在下午找點時間去吃麵,就記起這裡來。


乘中央總武線,一程車就來到三鷹駅。走出車站,沿大街(三鷹通)直行。從一小路轉入左右兩旁都是民居的小路,轉兩個彎就到了這裡來。其實又好難會找不到這裡,這裡周圍都水盡鵝飛的,就只有這裡門前有條兩幾人的人龍。


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大宅 ~貴在家常

團友Sarah在英國回港,當然要找個時間見見面吃吃飯。就約好幾個意大利團的團友,一起吃頓晚飯。

晚飯的地方由住在附近的地膽團友安排,這裡是唐述世韜師傅的店子,只開業數月。未來過,當然也正好一試。五人的晚餐,只訂了一只茶薰雞。掀掀餐牌,隨手點了幾個菜。


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

號外:東京精華遊 「預約極困難」+值得一試 地藏鮓

來到東京,不吃鮨店不行。

對於巨型小朋友而言,當然不是第一次吃鮨店。只是在此以前,都是選比較易理解的入門級。到了他吃了幾次,也是時候「升呢」的了,就由這間米芝蓮一星的店子開始。就真的,都有好幾間鮨店是在射程範圍的,來這裡純是因為兩個字:食緣。


其實一早已mark好要吃這間店子的,功課做好了幾年,但一直欠缺臨門一腳。店子只有6個位,每周只開三天,每天就只營業一個時段。換言之每周就只有最多18名客人可以光顧。不要以為什麼壽司神又或是三星店才「預約困難」,其實這裡才真的是「預約不可能」。


店名的「」,其實就是大家平日見慣的「」字的意思。同一件事,「」是関西的叫法,関東多叫「」。名稱,就是巨型小朋友來吃時要學的第一件事。

店子在目黑區,門面是非常的低調也不起眼。餐廳由大將武田求弘及其太太合力招呼,是晚就是5位客人,只見他們二人一腳踢無停手。簡單的舖面,但原來經大將解說後,一切也殊不簡單:天花板的是櫸木,檯面就是檜木,牆壁是只在高級茶室及料亭才會用上的聚楽壁及秋田杉。座落其中,和暖也舒適。

大將 武田求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