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公司只是微小公司一間,但也有合伙人。他從北京回來香港處理私務,找我吃飯,想也不想,來了這裡。
周一才來這裡拍飲食節目,下個月又來辦飯局,隔幾日又出現在這裡。原因好簡單,其實我真的喜歡這裡的菜式。
東江菜,在粵菜的版圖內,其實跟潮州菜、廣府菜齊名,也就是客家菜。用上最基本的食材,少用牛肉。菜式實而不華,重實在味道多於賣相。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客家人。雖然自小已吃客家菜(家母是高手),但自己卻從來不會做。所以在外有得吃,就最好。
今次拉埋相識多年的老友一起來。
炸物雙併,就是酥炸腰肝卷及客家炸大腸。腰肝卷以前用上網油的,但此物也差不多已成絕品。這裡今天用上腐皮代替,也脆口好吃。這裡的炸大腸是「客家stayle」,非潮式的套腸。就是原條直切,每條吃下去也油脂充盈。邪惡,也好吃。
![]() |
酥炸腰肝卷 |
![]() |
客家炸大腸 |
來這裡,鹽水雞是必點之物。在云云客家菜之中,此品算是我也會做的一味。鹹雞要求又不是雞肉嫩滑,而是在以鹽輕醃的過程下,令雞味再提升。跟我吃過飯的朋友,都知道我不喜歡吃雞髀,最愛吃雞胸肉,就是這個原因:胸肉的肉味才是最濃郁的。
這裡的鹽雞做得好,鹹味點到即止。要了半只雞,份量也不小。兩個人吃不到二份一,統統打包回家讓巨型小朋友試試。
![]() |
客家鹽焗雞 |
還有咕嚕肉及浸莧菜,最後來個事先預訂的西米焗布甸,吃得飽飽。
其實在訂位時也沒刻意說明來意,但來到時也給主理人認出。為了這張單,三個單位爭持了近15分鐘,差不多在馬路邊大打出手……最後還是謝謝請客,KC唯有下次再來光顧。
前幾日拍攝時,有幸跟店子現在的主理人談了幾句。我是客家人,但客家話只係「識聽唔識講」。閒談間,也慨嘆,在香港已難找到富人情味的地方,這裡就是其中之一。
後記:在電視節目拍攝前,我會上網看看其他相關的影片,做做功課。看到蔡瀾先生也推介這裡,見他在吃粗炒,愛吃的人就特別有感覺。想不到,不到一天之後,他也走了。他的文章,我少看(因為我真係唔睇字的),但至少也給我們示範了一個做人的態度:人生走過就算,其實沒有什麼要留戀。最重要的,還是要把握當下,及時行樂。
下次試下大圍港興飯店!
回覆刪除當然吃過,也是抵食夾大碟之選。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