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雨轉晴
來這裡的時侯,還是世界杯比賽的期間。那時要找地方睇波,Bulldog及McLovin's Tavern那邊人多不得止,是有錢也訂不到位。行過這邊,卻發現有另一間意大利名字的店子,有大銀幕投射,當然不理三七廿一,轉場再算。
原本以為只是另一間酒吧,要了生啤,但侍應送來一碟麵包,一吃之下,很有水準。法包及蕃茄橄欖包都鬆軟好吃,旁邊還佐以蕃茄乾及兩款油橄欖,一點不馬夫。一問之下,原來這裡的全部澱粉質食物也是自家製的,有誠意的地方,當然值得一來再來。看店名,原來這裡以扒屋自居,就在一連幾天也試新扒房的日子,找了一天來這裡。
初時還以為這裡是一間酒吧,但看清楚,左邊有做包點及烤爐,中間有個冷房,吊了不少的火腿、水牛芝士及香腸,是一間入型入格的意式小餐館。再來,也坐了跟上次一樣的座位,就是餐廳入口右邊的四方小木檯。這裡的地方不小,近門的有疏化位,埋邊的是大檯。燈光暗暗的,如果不嫌音樂略為大聲的話,也有點情調的。
同樣送來自家製的餐前麵包,在選是日吃的東西。先來前菜,要了野菌沙律(Insalata di Funghi)。菜色拿出來,擺盤是比想像中精緻,跟這裡不拘一格的外表不太相同。這個是暖沙律,吃起來很好吃,先說炒過的野菌,蘑菇、蠔菇、金菇及雞縱菌都香味十足,烹調這個食材,就用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效果就最好。配合火箭菜及巴馬山芝士,是很好吃的前菜,值得一試。
是次來幫襯,有兩大目標,一當然是這裡的牛扒,因為這裡以「Steak House」自居。二就是想試薄餅了,就要了La Margherita。就是最某本的羅勒葉、芝士及蕃茄的綠白紅意大利國旗式的組合,就最見真章。這裡的餅底薄薄的,吃起來脆口,但欠了一點韌性。餡料份量適中,至少可以原塊拿起來吃。而如一般坊間薄餅店做的Margherita一般,羅勒葉是下得太少了,當然要追加一點。這個薄餅,吃起來不錯,也可一試。
薄餅也不錯
是晚的主角之一,是牛扒。這裡有五、六款選擇,Porterhouse、西冷、免翁牛柳及肉眼,式式俱備。這裡打正招牌是意大利菜館,但據聞來的都是澳洲貨,價錢12安士是三百多四百,16安士的就賣五百,Porterhouse就賣千元左右,不能說是便宜,但比最貴的便宜一點。個人而言,比較喜歡吃西冷,就來得盡興一點,要了十六安士的西冷扒。這塊厚切的西冷,可以二人分吃。扒端出來,烤紋明顯,也香氣四溢,相當對辦。
平時吃扒多會要medium rare,但不知何解,是日想吃熟一點的,就要medium。從中間切開一看,外邊全熟,裡面呈粉紅色,中芯的位置隱透焉紅,絕對是medium的狀態,廚房的火侯拿捏得很不錯。吃起來滿有肉汁,最重要的是肉質頗鬆化,連著肥脂的部入很爽口,好吃。不要說笑,是晚的扒,相比起BLT,仍有不及,但卻不比米芝蓮一星的Morton's of Chicago差很多,而比附近的Steik完全比下去!這裡可以有三款醬汁選擇,不過我的習慣是吃牛扒不沾醬,所以求其點了一款就算。不過細啖之下,牛扒真的是比較淡味一點,可能是質素的問題。
鑑於是日都要了一定份量的前菜及澱粉質食物,所以放棄了伴碟菜。不過跟牛扒同來的也有半瓣焗蒜頭,一個焗車厘茄及一堆西洋菜沙律,簡簡單單的,但效果很不錯。焗過的蒜頭已沒有那辛辣的味道,質地已變得又稔又香,是非常非常好的下酒菜。焗蕃茄甜美,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蕃茄也是新鮮的從意大利「直送」過來的,品質甚佳,我想生吃效果更好。西洋菜沙律調得酸酸的,吃起來非常的爽口開胃,跟濃膩的牛扒是絕配。這幾款伴菜,很滿意。
也試試這裡的甜品,餐牌上就只有四個選擇,要了經典的Tiramisu。這裡做的硬身的版本,切了一個小正方體出來,擺盤也做得很用心的。Tiramisu的mascarpone芝士打得很幼滑,但甜味不夠,咖啡酒的味道又不足,做得不香甜的tiramisu,試問又怎能令人吃到有「pick me up」的衝動?吃了一口就只想將之「留下來」。
近年吃了不少的新意大利餐廳,有不少都不能留下什麼印象,強如人人都讚的Drawing Room及8 ½ Otto e Mezzo Bombana,都只是吃過就算。反而一些小餐館如這裡,吃過還真有驚喜,值得一試。後來看Wilson的文章,知道這裡的大廚是Chef Luca Piazza,真的做得不錯。
評分:(以5個&為滿分)
食物:&&&&
服務:&&&
環境:&&&1/2
餐廳資料:
Il Maestro
尖沙咀麼地道68號
帝國中心地下29-41號舖
2367 877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