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Sponsor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大阪日本料理 ~ 也是必吃的鐵板燒!


六月上旬‧晴

也不記得我第一次在香港吃鐵板燒是在什麼地方了,不是這裡,就一定是和三昧前身的千登世。數數手指,原來吃鐵板燒都有近二十年經驗!


愛吃鐵板燒


有這麼的一個地方 ~ 店子開在大街轉角,但從外表看,是怎樣也看不到裡面是什麼葫蘆賣什麼藥。門外沒餐牌,看樣子,就只做熟客生意,是絕對的趕客。在銅鑼灣,也有另一間日本料理店也是這樣子的,就是達。還記得第一次來這裡,是初出道的時候。那時跟上司來應酬,面對東洋客戶,挾著清酒燒酌出戰,時常笑說,在這裡的塌塌米,其實不知留下了多少腳毛,也真的不知多少次在這裡昏醉至天明了。


是個充滿回憶的地方



經營了這麼多年,這裡的日本料理,有一定的水準,但我是日來這裡的目的,就是鐵板燒。不知大家知不知名,我喜歡吃鐵板燒,本地大小鐵板燒店子,大多也試過。有不少有水準的師傅,其實已經是第二代,日籍鐵板燒師傅坐鎮的地方,是少之又少,不過這裡就是其中一間。撥開暖簾,拉門進來,吉村師傅已在恭迎。「いらっしゃい・ませ!」師傅,別來無恙嗎?

吉村師傅



這裡的是舊式的鐵板燒間格,抽氣口在上邊的,地方不大,只有十二個座位。兩位師傅在中間工作,客人就圍在另外三邊。女侍應傳來熱毛巾及餐牌,未叫吃的,先來喝的,就來一枝330毫升的「大阪」清酒,要冷喝。很喜歡這個自家品牌的清油,味道芳香,回甘甜美,冷喝就更是爽快怡人,是值得推薦的餐前酒。

清香的「大阪」



這裡的鐵板燒餐牌很簡單,就只有松、竹、梅,三個選擇,分別就只是最貴的和牛薄燒,中價的是澳洲牛肉厚燒,而最便宜的就是沒有牛肉,只有海鮮。價錢就由四百幾至五百幾,驟眼看,不便宜的。但其實一份餐是可以二人分吃的,份量方面也足夠。十多年沒來吃鐵板燒了,好日不來,當然多吃一點,就要了松、竹各一。

鐵板燒定食就只有三款



女侍應接了柯打後,師傅也拿出食物來,只見大大隻的虎蝦、帶子、鰻魚、銀鱈子及三文魚,甚吸引。先吃的是前菜,這裡有兩款,分別是沙律及漬蒓菜。如吃燒肉及鐵板燒,多數會吃西式沙律作始。而是日的漬蒓菜,也爽口好吃。蒓菜沒有什麼味道,就只有爽爽滑滑的口感,加上醋漬的酸味,令人胃口大開。

清爽怡人的蒓菜



吉村師傅也正式開動,先處理的是。只見他將兩只大蝦在鐵板上略煎,再用叉子及尖刀去處理,褪殼、去腸、切段,動作乾淨俐落,轉眼間,燒好蝦肉就放在面前(師傅處理虎蝦的短片,在這裡)。之前跟年青食友討論過鐵板燒的問題,她就以為只是在鐵板上煎肉這麼簡單,但其實,當中的技巧及功力,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鐵板燒出來的大蝦,因為用高溫封鎖肉汁,吃起來特別爽脆,什麼的調味料也不用下,亦鮮甜美味。

已清理好的虎蝦


肉質爽脆鮮美



蝦肉很快便吃完,再來就是這裡的特色,就是蝦頭的料理。只見師傅將兩個碩大的虎蝦頭煎過,再除去外殼,快手的剔去上面的沙囊及腮。小心的將蝦頭的羔分出來,加點醬油、清酒及牛油去烤香。再將蝦頭的肉及蝦腳的部份,在鐵板上壓成餅狀,燒得又乾又香,就一併的放在面前。

是本地最好的蝦頭處理方法



吃起來,蝦羔部份是又軟熟又豐腴,而蝦腳就脆口非常,也甚有蝦肉香味,是特別又好吃。不用的鐵板燒師傅,對蝦頭的處理也不同,但我覺得就以吉村師傅的是最好的,可以將蝦頭完完全全的清理過來,成品在味道及口感上都是最佳的效果,實在令人回味。

蝦羔豐腴,蝦爪鮮脆



美味的大蝦之後,就是幾味魚肉料理了。是日有三款魚,分別是銀鱈魚、三文魚及鰻魚。前二者的烹調是比較簡單的,師傅只需要將魚肉四邊略煎,再加一點清酒及牛油去灒香,就可以吃。魚皮也要特別處理,是要仔細的切出來,再用鏟子去煎烤成又乾又脆的模樣。口感是卜卜脆,平平無奇的魚肉,立即給比下去了。


煎魚

火侯拿捏得剛剛好



相比起銀鱈魚及三文魚,鰻魚因為肉厚又油份高,所花的功夫及時間也相對的多很多。只見甫坐下,師傅已經開始處理,將鰻魚肉壓烤在鐵板上,先煎封四邊,再將裡面慢慢烤熟。到最後階段,就以燒汁燴好。再跟壓烤好的魚皮,一併的送上來。

鰻魚先壓燒


再和上燒汁去煮一煮



與其說是鰻魚,其實用上的是。吃起來燒汁的甜香,蓋過了鱔本身的泥腥味,而肉質豐腴彈牙,是好吃的。而還有更精彩的,當然是鱔皮。比較起銀鱈魚及三文魚的魚皮,烤鱔皮是多了油脂甘香。當然,這塊燒鱔肉,當然比跟食友們一起在花盃松菱和三昧的效果略遜,那邊是大塊一點的鱔肉拿去燒的,效果好好多。

絕對是皮脆肉嫩



最後的海鮮是帶子,師傅先將帶子切薄,在鐵板上略烤。再燒熱帶子殼,放下清酒,再將帶子跟清酒一起同煮。吃起走,坦白說效果是不好的。味道不錯,但肉質卻不佳。帶子要厚切,外表烤至略為焦糖化,而內裡是半熟呈溏心狀態,才最出色。帶子給清酒煮過,對味道沒有多大幫助,還令肉質變粗。至於墊底的湯汁,喝起來還要是苦苦的呢。

相比起其他美味的海鮮,帶子就較一般了



吃完海鮮,接著來的就是牛肉了。師傅從廚房拿出厚牛及薄牛,先問我們想吃什麼牛肉先,那當然是厚燒牛了,因為薄燒牛是裹了蔥及炸蒜片去包的,味道較濃。至於生熟程度,當然是越生越好了。只見師傅先倒出炸蒜片,在鐵板上烤熱。要了幾片來吃,炸蒜片香脆而沒有苦味,炸得不錯。就算不吃牛,只是這個蒜片,也是下酒良品。

炸蒜皮是好吃的小食



師傅是先燒厚牛肉,只見他將牛肉放上鐵板,兩面略煎,再快手的將牛扒一開十件。做厚燒牛,少不了的是點火環節,其實除了視覺效果以外,師傅是想取白蘭地的香及甜,酒精就一把火燒掉。以前這個點火的環節,是鐵板燒師傅的必修科,但今時今日,不止不是每一位師傅都會做,做也未必會做得好。火要大,要快,才有效果,是晚的就很不錯。

炎の練金術師!



是晚的牛肉,吃起來不錯。說起牛肉,提起和牛,食客或會雙眼發光。但個人覺得,和牛因為油脂豐富,比較稔身,就只有鐵板燒,又或是燒肉,用最直接的烹調方法,才最能發揮其美味之處。是晚的雖非和牛,但吃起來肉味濃郁。要了medium rare的,師傅的火侯亦剛好,肉質鬆化,什麼調味料也不用添加,已經很好吃。

味濃,肉質鬆化



吃過厚燒,再來就是薄燒,而用上的則換上了和牛,而我們的指令,當然也是「生」一點。只見師傅將薄牛肉放下鐵板,再快手的將蒜片及蔥裹進去,捲起再一開二。和牛肉質較嫩滑,但油脂甘香。味略淡,內裡的蒜片及蔥說剛好加添了味道,也甚好吃。KC喜歡吃鐵板燒,一定程度上是喜歡吃燒牛肉,是夜很滿足了。

煎一煎就行了

和牛卷也很好吃



在燒牛的時候,師傅已將厚牛及薄牛那邊位的牛油脂小心的切起,放在一邊,就是用來做炒飯。只見他將牛脂煎香,再切得碎碎的。先將之炒香蔥花及蒜片,再在另一邊打蛋及下飯,最後就將二者混在一起(師傅炒飯的短片,在這裡)。見他炒得飯粒顆顆跳動的,就知道很對辦。放在面前的半碗炒飯,香,乾身,美味,其實此時已經十成飽,但不知不覺間,也全部吃清。

先將所有配料及飯分開處理


又香又好吃,是飽也清掉的食物



除了炒飯,這裡還可以選炒麵,其實就像是御好燒的做法 ~ 當然了,這裡是「大阪」嘛,怎會沒有那裡的名物お好み焼き?不過說真的,我是不太喜歡吃お好み焼き的,總覺得是在吃燒汁的味道。同一道理,章魚燒たこ焼我也是不喜歡吃的。這裡的炒麵,味道是夠了,但炒得濕了一點,不夠香。雖然在香港,要找有水準的お好み焼き不容易,但這裡的,也可以做得好一點。

關西名物 ~ お好み焼き


我只是麻麻地喜歡吃



吃得十二成飽,看到師傅拿著一大埋蔬菜出來,還差點兒「反白眼」!只見他用剛餘下的牛脂粒及炸蒜片去炒菜,那菜吃起上來是比較甘香了。說起這個炒雜菜,其實做得最好的是花盃,那裡的年青師傅,會細心的將芽菜及其他菜蔬,整齊的排成一排排的拿出來。吃日本料理,賣相絕對是重要的一環,肯用心思去做好一點,值得加分的。

在旁的「牛油渣」更好吃



餐後甜品,原可選雪糕及生果,但是日就只有雪糕。又原本還有綠茶及芝麻味道可以選擇,最後也只得芝麻一款。沒緊要,吃甜品不是鐵板燒的主菜,吃了一晚的上火食物,一球冰涼的芝麻雪糕,正合胃口,也結束了豐富的一頓晚餐,滿意滿意。

來一球雪糕,剛好



埋單每人八百,貴,但物有所值。再來一瓶菊正宗,跟吉村師傅談了一會,也說了其他鐵板燒店子的水準。據知這裡的鐵板燒仍然很受歡迎,除了一些舊客人,也有不少的年青人幫襯的。其實這樣也好,雖然總也有人認為做一件壽司比用鐵板燒牛肉難很多(事實當然不是!),但本地人已越來越明白,日本料理實在不只是刺身壽司,也希望有多些不同種類的選擇,也是食家之福。



評分:(以5個&為滿分)
食物:&&&&
服務:&&&&
環境:&&&&

餐廳資料:
Osaka Japanese Restaurant
尖沙咀亞士厘道14號亞士厘大廈
2376 3323

2 則留言:

  1. 可否賜教清酒冷喝熱喝的道理,是否一般上品清酒都是冷喝? thx

    回覆刪除
  2. 這個蝦頭料理也真夠特別,同意應該是處理蝦頭的最佳效果,單是這一味巳值回票價,扣除酒錢外,價錢也算合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