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晴
比較起南韓及日本,台灣是相對的少來。來這裡多只為了工作,而都總要來台北。說實話,其實我不太喜歡在台北的感覺。或者可以這樣說,我不懂去體驗這個城市。每次來這裡,都只是忽忽而來又急急腳走。
好像這一次要來這邊工作,前前後後只是30小時多。工作佔去5小時,其他就是周圍去尋吃的時候,這裡就是這次台北之行的目標之一。店子所在的中山區大直樂群三路是米芝蓮店的集中地,教父牛排、祥雲龍吟及RAW以外,還有這間米芝蓮二星店。
在一個陽光普照的下午到來,店子安排了坐在大廳中間的位置。店子的舖面不算大,雖然抬頭就可以看到那一千八百多塊銅片的天花佈置,但檯面的擺設是簡約的。大廚Chef Kai是台中人,曾在新加坡的Guy Savoy及 Juan工作。回台灣創立這裡,在2018年摘星,今天已是米芝蓮二星的店子。先請侍酒師倒來香檳,讓自己身心放鬆去期待是日的餐點。
兩款的午市菜單分別是「Yang Chun」及「Pong Pai」,相差就是一千新台幣多的價錢。選上了「澎湃」,因為比起鴨肉或魚,我更想試牛肉的主菜。侍者先拿來果仁提子乾小圓包及法包,配上店子自製的牛油同吃。
「柴高八鱘」:第一道是冷前菜,主角是拆肉的毛蟹,墊底同吃的是鰹魚昆布高湯做的湯凍,放在上面的是來自台中谷關的鱘魚籽。蟹肉鮮爽,配上涼涼而清香的鰹魚高湯凍,鱘魚米淡淡的鹹香就是最佳的調味。毛蟹肉中混入的青蘋果粒及大頭菜除了能在口感上起變化,也開胃口。
「談芹說栗」:看菜名已知,主角就是芹菜及栗子。菜式分作兩部份,在小杯內的是栗子濃湯。放在上面的是以芹菜打成的泡沬,輕盈清香的口感跟香甜的濃子湯在味道上配合得不錯。另一只看上去似是小芋角似的點心,內裡的是加入了韭黃及冬菇粒的栗子蓉。炸得非常酥脆,栗子餡也非常美味。
「迷魂香芋泥鴨」:這是要另外付款追加的項目,但就是店子的招牌菜,那當然也不可以錯過。送上來的是一個白色瓷杯,杯蓋周圍放上了櫻花蝦、炸芋粒、鹽漬鴨肉及蔥花。杯內的剛是芋泥及溫泉蛋。
吃法就是約杯蓋上的配料,放在杯內的芋泥及溫泉蛋同吃。想說的是來自台中的芋頭品質好,打成芋泥本身已很香滑好吃。混入溫泉蛋增加豐腴口感,加入鹽漬鴨肉(就是宜蘭鴨賞)、櫻花蝦及炸芋粒在口感及味道上卻又是另一層次及變化。
「飪彩貝出」:主角就是來自北海道的帆立貝,煎得兩面焦香而內裡還是半熟的,這是最適合的火候。上面舖上加入了忌廉及鹹蛋黃打成的brûlée,鹹香的味道剛好襯托出帆立貝的甜美。值得一提的是伴碟的是白色的椰茶花蓉及黑色以磨菇打成的濃郁醬汁,一甜一香給帆立貝有另一種味覺陪襯。
「熱炒的菜」:主菜來了,就是牛肉。USDA Prime牛肋肉溫度當然是精準非常,肉質是嫩紅鬆化的。而所加入的醬汁就是特色所在,那是以店子自製的沙茶醬及墨汁混和出來。沙茶醬平時會用來炒牛肉,想不到配烤牛肋肉,吃起來也有同樣的感覺,有趣。不過吃這味菜式是心中也有疑問,USDA牛肉當然上級,但其實配上台灣牛不是更對題?台灣牛肉水準也不遜色的。
「家常的味」:除了主菜的牛扒,一旁還有一小碗米飯。那是炒紫米飯,旁邊用上的牛脷粒就來自台灣雲南縣。炒紫米飯很有咬口及香口,放一點沙茶醬同吃,真的如經理所說有點在夜市吃炒飯的感覺。
「多荔多枝」:用上荔枝的是第一道甜點,那是荔枝雪葩。加入了清酒打成的荔枝雪葩味道清香,上面放上的一片透明的東西是以芝士的乳清做成的果凍。味道有點微鹹而帶奶香,配上甜美的荔枝雪葩又很不錯。
「態芮椪餅」:椪餅是我總不明白的台灣餅食,脆而硬又時薄時厚(就更硬!)的外皮沒有什麼味道,以果糖做的餡又不能跟外皮同吃,就「皮還皮,餡還餡」,不明所以。但是日的椪餅只是一個外殼,將之打破掀開會找到麻油味雪糕、黑糖珍珠、朱古力忌廉及薑汁雪葩。將硬脆的椪餅餅皮蘸著不同的餡料同吃,這是我可以理解的椪餅。
午市餐牌有配酒服務,只是1,350新台幣,價錢不貴。七道菜就配來三杯酒,香檳、白酒及紅酒各一杯。當中只有第一支的Deutz感覺還不錯,而大部份時候都覺得「無酒喝」。再來的話,我會主動點酒的了。
台灣有很出色的食材,Chef Kai就以法國菜的烹調技巧將不同在地食材的特色及長處都展現出來,效果是令人滿意的。這令我想起VEA的Chef Vicky,會不會有一天他們來個四手聯彈,就真的精彩。
結論:值得推薦
評分:(以5個💥為滿分)
食物:💥 💥 💥💥1/2
服務:💥 💥 💥💥
環境:💥 💥 💥💥1/2
餐廳資料:
Taïrroir
台北市樂群三路299號6F
02 8501 5500
相機及鏡頭:
Sonyα7M3
SEL55F18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