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下旬‧晴
或者很多朋友也會覺得奇怪為何我會參與拍攝(還要粉墨登場!)Now TV的「山‧步行」節目,一個穿梭不同大小食肆的全職食評人跟行山郊遊實在大纜都絞不近,其實也全因為「食」。雖然我本身也有二十多年的行山經驗,但對於節目來說,加入飲食元素總比較吸引,這也是我主要的工作範圍。
連續在這裡活動了幾天
節目有兩集都會談到大澳,不要看只是每節半小時的節目,我們足足花了六個天在在這一帶工作。也當然在這裡吃,除了之前介紹過的無敵靚景afternoon tea(詳情請參考舊食評)及在大街小巷「掃食」(掃街攻略在此!),這一天要吃午餐,一於來這裡。
拍電視節目是個有趣的經驗
是位於吉慶街的一間小店,門面不顯眼,也沒有什麼裝修,就是一間街坊食店。但勝在出品實而不華之餘,價錢也實惠(當然餐牌內有不少項目是放了斧頭標誌在旁的,小心勿亂點就行)。不少小菜也有大澳水鄉的地道特色,值得一試的。
街坊小店
攝製隊絕大部份是猛男,有飯有湯有菜有肉就是基本要求。先來個豆腐海鮮湯,先上檯的就是湯渣,大家會發現雖云「海鮮」,但其實都是魚仔來的。這更好,雜魚保證海魚,只加入豆腐及菜去煲已很鮮甜。湯頭呈奶白色,不一會也給大家喝個清光。
鮮甜的海鮮湯
湯料在此
小吃的一味炸雲吞併墨魚餅是這裡的名物,炸雲吞是魚肉雲吞,炸得乾身不油膩,吃起來脆口而魚肉彈牙。大家也慨嘆還在工作中而不能喝啤酒,因為這就是上佳的下酒品。放在中間的墨魚餅以新鮮墨魚膠打成,當然也爽口鮮美。席上有朋友問老闆娘墨魚膠及魚肉是新鮮的嗎?老闆娘沒好氣的答:「唔通搭車出東涌去超市搵?」說的也是。
無論炸雲吞或墨魚餅都是一等一的下酒小吃
兩款醬汁
墨魚餅及炸雲吞以外,每次都來點的就是蝦膏蒸豬肉。蝦膏及蝦醬之別,之前也在「KC廚房:蝦膏蒸豬腩肉」中提及了,不重複。半肥瘦的豬肉混上蝦膏,鹹香加上油脂甘香絕對是人間美味,就是此味也能吃兩碗白飯,絕對沒有誇張。也不是全年都有蝦膏供應的,沒有蝦膏的時候會以蝦醬代替的了。
鹹香惹味的蝦膏蒸豬肉
喜歡吃蛋,也愛吃涼瓜,所以自己吃飯總會點一味涼瓜煎蛋。表面煎得微焦,富蛋香也香口。此時的涼瓜爽口而味甘苦,最合我的口味。難得的是同行的多是年青人,也喜歡這一味香口但味帶甘香的菜式,看來涼瓜只合年長人士之說,慢慢地也要改變了。
涼瓜煎蛋也好吃
談起下飯菜,魚香豆腐煲就是生力軍。鹹魚香味加上嫩滑的豆腐及雞粒,勾個厚芡汁就已是萬人迷。不過個人而言不太喜歡濃杰的東西,所以此品是少碰了。炒得又香又惹味的豆豉鯪魚油麥菜也很能下飯,而這兩種食材可以稱為地上最強的組合之一。是不是油膩了一點?或者是,不過席上壯漢及女生也不介意,照吃可也。
萬人迷
地上最強的食材組合之一
唯一一樣要留意的是這裡的糯米飯,店子只供應蒸的糯米飯,加上碎臘味,聞起上來也是吸引的。只是這裡的糯米飯很多時也做得很硬身,胃力弱一點的朋友真的是小心。就算喜吃硬飯的我也覺其太難咬,可想而知硬度如何。
胃力弱一點也應付不來的糯米飯
大澳實在是個好地方,雖然位置比較偏遠一點,但獨處一隅令這裡比其實地方更有特色。無論作為往二澳及分流的起點,又或是往寶蓮寺、觀音寺及龍仔悟園的終站也非常適宜。
看了幾天大澳的日落,就是此點也值得一來。
結論:值得推薦
評分:(以5個&為滿分)
食物:&&&&
服務:&&&1/2
環境:&&&
餐廳資料:
大澳蓮香酒家
大澳吉慶街52號地下
2985 7313
其他大澳美食推介:
Tai O Lookout
掃街攻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