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本地餐飲業市道不景,但仍有不少的店子是例外,這裡就是一例。
店子只開業幾個月,地點就是從前Billy師傅老巴剎的舊址。店主嬌姐及大廚華哥就是以前西灣河合時小廚的舊班底,月前在此以新名字繼續營業,旋即取得成功。店子晚晚爆滿,一位難求。是夜得嬌姐邀請及好團友的安排,與廿多位大廚齊集在此開心吃飯,好不熱鬧。
是夜餐單已由嬌姐妥善安排,10道菜的菜單,豐富。人未齊,先喝酒。是晚除了紅、白酒及香檳外,還有不少中國白酒,總之就少點酒量都喝不到最後……
有酒要有餚,先來幾味下酒小菜。魚籽醬鴨舌凍精緻小巧,將鴨舌封在加入蜜豆及紅棗的皮凍內,上面放上魚籽,賣相不錯。凍鴨舌爽口但味淡,以鹹香的魚籽去增味正好。千島煙肉餅外邊沾上麥片再炸,更脆口惹味,是一等一的下酒小吃。
 |
魚籽醬鴨舌凍 |
 |
千島煙肉餅 |
蝦皮餃是釀入了小棠菜的蝦膠,是晚來個「二食」。炸蝦皮餃外層的炸粉只是薄薄的,吃起來香口。蒸蝦皮餃就放在菠菜羹中上檯,跟前者比較,更能吃得蝦膠的鮮味。加上酒過二巡,吃點菜羹胃部更舒服。所以如果一定要二選一,我會投非炸版的蝦皮餃。
 |
炸蝦皮餃 |
 |
蒸蝦皮餃 |
再來三味都是魚,先來刴椒蒸魚雲。刴椒一向是河魚的好拍擋,用上魚雲更加是「無得輸」。這裡的刴椒不太鹹而帶鮮香,剛好抵消了魚雲的一點點腥味,令就算近年越來越少吃魚的我也連吃幾件。席上師傅們對此味更捧場,轉眼清碟。
 |
刴椒蒸魚雲 |
嬌姐說是日花錦鱔入手,又來個「二食」,先取中段的部份來個陳皮蒜子蒸鱔扒。厚身的鱔段肉質爽口,口感豐腴又啖啖肉,真的可以用上刀叉以吃扒的形式去應付。吃花錦鱔又怎能錯過鱔頭?川芎白芷天麻燉鱔頭醇香又夠火候,此時師傅們起哄在連喝白酒,加一點在燉湯同喝,又是另一番津味。
 |
陳皮蒜子蒸鱔扒 |
 |
川芎白芷天麻燉鱔頭 |
雞也來兩味,先來蒸的生扣金華玉樹雞。此味除了吃手工以外,嫩滑的雞片加入冬菇、雲腿及冬筍同吃,鮮甜俱備。也來古法鹽焗雞,論雞肉的嫩滑當然不及前者,但就更能吃到鮮雞的肉香。兩款雞類傳統菜,味道及效果各擅勝長。
 |
生扣金華玉樹雞 |
 |
古法鹽焗雞 |
膏蟹蒸肉餅看上去最吸晴的就是放在上面的膏蟹,賣相先聲奪人。蟹本身膏豐肉足,當然好吃。但其實墊底的肉餅才是精華所在。加入蟹膏同吃,風味何止加倍,還有的就是不能錯過的肉汁,來點白飯拌吃,好吃得不知人間何世。
 |
膏蟹蒸肉餅 |
天時冷,豆苗是時令。此品食味偏削口,最好以雞油去炒。是晚放入沙白濃湯灼浸,沒下幾滴油,原來效果也很不錯。鮮甜的蜆湯提升了豆苗的鮮香,當然少不了軟嫩的沙白。特式鮑魚麵是肉絲炒麵的延伸,麵條炸成小件,方便位上,淋進鮑汁,脆口夠味。
 |
濃湯沙白浸豆苗 |
 |
特式鮑魚麵 |
這是盡興的一夜,全晚觥籌交錯,笑聲不絕。跟師傅們喝至店子打烊才離開。在此謝謝嬌姐及大廚華哥的安排及招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