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Sponsor

2025年3月1日 星期六

IFC國金軒 ~ 吃一次珍惜一次的蛇羹

關於李煜霖師傅及太史五蛇羹及太史菜的故事,之前已寫過很多次(可按此參考有關太史五蛇羹在香港的故事)。KC很幸運,年少時因為工作之便,每周也會在恒生頂樓博愛堂吃數次正宗太史五蛇羹。其鮮美獨特的香味,早已入血,一世難忘。

時移勢易,能做正宗太史五蛇羹的大師傅都已退了下來。唯獨是李煜霖師傅,仍然座鎮IFC國金軒。幾年前也在此做過幾局很成功的太史五蛇宴飯局,此後覺得個人而言再搞此飯局難有再好的效果。就自已「封局」,自從2018開始,索性只跟其他人來吃。

李煜霖師傅

上一次來,是Chef Jayson的安排。這一次,就是好團友發功。能邀大師傅下廚,當然非同凡響。貴賓房內,二十多位朋友再加十幾支酒,大戰可期。

熱鬧,是吃蛇宴必需的啦。

水晶蝦球

談起太史菜,一味水晶蝦球當然少不了。將虎蝦的蝦皮及所有有顏色的部份都去掉,再從中𠝹幾刀。泡油再成花朵的形狀,賣相一流。爽口的蝦肉是必然的了,最重要的就是保留蝦肉的鮮味,加一點點蝦醬同吃,就是幾十年舊菜的水準。


吃太史菜,怎能不吃一味七彩炒蛇絲?從前KC做「𡃁」果陣,在博愛堂寫菜單,太史五蛇羹同生炒蛇絲是吃蛇羹的「定律來的」。跟蛇羹一樣,這一味菜跟蛇羹一樣,吃的是仔細的手工,蛇絲炒得口感夠鬆,加入不同的配菜也調味得宜。在市面是很難吃到這個水平的炒蛇絲了,今晚可以再吃一回,感謝團友跟李霖師傅的安排。

七彩炒蛇絲


菜單上「重中之重」,當然就是一味太史五蛇羹。老實說,今時今日在市面不要說能供應正宗五蛇羹的難找,就是懂吃的人也非常少。都可以肯定的說,這一味菜在下一代都會消失,所以珍惜今晚跟大家吃此品的時刻。處理得仔細的料頭,加上鮮香的蛇骨湯底,是可以令人畢生難忘的口感及味道。

吃這一回蛇羹,不禁令老一輩想起香港黃金時代的那些年。幾十年前在一街之隔的博愛堂吃此品,在恒生銀行頂樓鳥瞰香江夜景,是多麼的催燦耀目。不過,俱往矣,今天只好繼續努力。

太史五蛇羹


太史菜中,鮑參翅肚也是重點。是晚團友安排了鮮蟹肉桂花炒魚翅,這反而是當年李才師傅姪兒李成師傅的絕技之一。李成師傅不是別人,就是老饕都知的「崩牙成」。粗身的魚翅,跟雞蛋、芽菜、韭黃炒在一起。這一道菜只看兩件事,一是「」二是「」。

鮮蟹肉桂花炒魚翅
」的是翅針,夠粗才有豐富的口感。「」就是說蛋花,火候夠旺,炒得鬆身香軟的,才是「桂花」。是晚的兩樣也做到一流頂,上一次吃同樣水準的,就是富臨飯店的大滔師傅出手的了。


吃宴會菜,也都會有雞同魚,是晚來的是碧綠生炆龍躉斑翅脆皮鬍鬚雞。老饕都知,斑翅吃的是連骨的龍躉魚皮。豐腴黏口,好吃。炸子雞就是皮脆肉嫩,也是佳品。是晚大家都有不斷的提到富哥的炸子雞,就知二者都是同一層次的水平。

碧綠生炆龍躉斑翅

脆皮鬍鬚雞


吃蛇宴,又怎少得生炒臘味糯米飯?眾所周知,關節不佳的人忌吃糯米(就是本人)。但面對生炒糯米飯,我總是忍不到口。是晚大家覺得炒出來的糯米飯味濃了一點,團友立即發功,再來一個淡口一點的版本。不過對於我而言,兩個版本都好吃。糯米飯炒得軟熟又香口,切得幼細的料頭味足又不過濃,都是高水準。

生炒臘味糯米飯

餐後甜點是蓮子蛋白杏仁茶棗皇糕還有煎堆仔,當然少不了的還有壽桃包。這晚恰好是好團友的生日,大家也開心的樂了一晚。再好的菜式,也不及再好的氣氛令人吃得開心。所以就算生日的不是自己,但相信大家也渡過了難忘的一晚。




每一次我也享受在這裡吃李霖師傅的工藝,衷心謝謝團友的安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