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Sponsor

2024年6月2日 星期日

號外:台北精華遊 ~ 明福台菜海產 人多,就好辦事

找了幾天同美美團的團友來台灣吃幾天,第一站是台北。落地第一餐,吃了天下三絕的牛肉麵。當天的晚餐,來了這裡吃台菜海產。

在飲食上有點經歷的人,怎會未吃過明福?不過今次就不同,香港再加上台北這邊的朋友有14人之多。來明福,人多就可以多點幾味。是晚吃到的菜式數量,真的比以往來的多。

幾個月前老早訂好檯,訂檯的時侯先留幾個大菜式。小菜及時令菜,來到才點也可以。店子在中山區,門面小,舖面也不大,只是可以容納4張大檯的小店。當坐滿人客的時侯,頗熱鬧的。


團友陸續就座,幾碟小吃已放在檯上。花生醃蘿蔔枝豆豆干。不過說實在話,未入席的搞手當然就要處理一切點菜的事宜,這幾碟小吃未碰過。不過據團友告知,味道是不錯的。而這也不是免費項目,要付費的,俱只是幾十元台幣而已。

餐前小吃

團友帶了台威,還是點個下酒菜才好。燒鮪魚香腸烤得皮香脆,而味道雖然真的有一點點魚肉味,但就不用說如一般的台式香腸般是假味。不過在五十多度的台威下,惹味的烤香腸確實是相當稱職。尤其夾上生蒜片同吃,爽!

燒鮪魚香腸

假腸」以外,也當然要來碟「真腸」,就是脆皮肥腸是也。炸過的豬大腸不是潮式的橫切,而是客家式的直切。外層炸得脆口,腸身厚而還帶油脂,味道甘香豐腴,好吃之餘,跟燒香腸般也是一等一的下酒良品。

脆皮肥腸

席上有團友也是這裡的熟客,大力推薦一味粉嫩豬肝。豬肝只取中間的部份,厚切,看上去賣相還不怎樣。一吃之下,不得了,口感果如菜名般「粉嫩」,入口接近溶化。香味濃郁而帶微微酒香,多吃幾片也不覺膩,絕對是必點的一味。

粉嫩豬肝

烤鮑魚賣相很吸引,看了一輪也不知放在鮮鮑上的醬汁是什麼來的,一吃之下原來是用上沙律醬調成的。聽起來奇怪,但加入鮑魚同吃,效果又真的不錯。鮑魚還連上鮑魚肝,甘鮮的味道也是最佳的調味。

烤鮑魚

吃台菜又怎能不吃香蚵?看上去粒粒飽滿的蚵仔,加入薄薄的醬油及香菜,茨是勾的薄得不能再薄,賣相吸引。灼得僅熟的蚵仔鮮嫩非常,只是一點酸及鹹的調味就夠。加入香菜還有一點點的蒜泥同吃,美味。

香蚵

一輪「小菜」之後,再來就是「大菜」。看過這裡的食評,都知道一品佛跳牆是來這裡必點的菜式。跟在香港吃的「鮑參翅肚」版的佛跳牆不同,這裡的只保留廖廖可數的幾條魚翅,加入的是雞子冬蟲香菇馬蹄等等食材。湯頭不厚,反而比較輕清,味道也較甜美。無論如何,第一次來的朋友,確實一定要來個佛跳牆的。

佛跳牆

雞子

鮑魚糯米雞湯也是預訂的項目,也是差不多來這裡必點的一味。原只土雞加上切片的罐頭鮑再浸在糯米雞湯內,巨大的一窩,是人多來吃的必點菜。糯米雞湯甜美也濃厚,土雞肉肉質不嫩滑,但濃濃的肉味可以補救,這個湯渣也吃了不少,個人甚至覺得是比鮑片更可取。席上朋友笑說是台版的「人參雞湯走人參」,確實口感又有點像的。

鮑魚糯米雞湯


又怎能錯過這裡的紅鱘米糕?是日的羔蟹看上去每只也份量不少,羔豐肉足,單是賣相已令人垂涎。蟹肉如實鮮甜,蟹羔甘香可口,確實是「好蟹」。席上台北朋友說的對,是晚的羔蟹是超級大,在台灣吃這等大菜都少見這麼大的。

紅鱘米糕

之後我們去台南及高雄都試了當地非常著名的蟹菜式,吃到的蟹都不及是晚的大。墊底的是蟹羔炒飯而不是糯米飯,比較清爽香口,味道也不錯的。結合來說,也是來這裡不能錯過的一味。人多的話,也是必點的。

青菜就來了兩款。炒山蘇就好像是蕨菜一般,都是山菜的一類,是台灣很常的蔬食。這裡的當然做得仔細得多,摘去絕大部份的葉而只留下最嫩的部份。爽甜而帶少少回甘味道,好吃。也來一客浸絲瓜,台灣的絲瓜比較軟嫩鮮甜,有機會也一定要試的。

炒山蘇


浸絲瓜

有紅鱘米糕就不用再點單尾,直接到甜點環節。甜點一招了,就是簡簡單單的芋泥球。比起另一道台式著名甜點小吃的地瓜球,芋泥球不那麼甜,而這裡的也得鬆化而芋香味足。釀入了蓮蓉在內,是個人而言幾喜歡的一道甜點。

芋泥球

這趟旅程,台北我們只留一天。這一頓海鮮台菜,也吃得熱鬧盡興。是晚米芝蓮星級大廚富哥也是座上客,給鄰桌的食客發現,紛紛來要度「打卡」。小小的餐廳,是晚氣氛是特別快樂的。值得一提,這裡的阿姨態度非常好,店員也勤快有禮,值得一讚。

飽餐後,去了誠品松菸店逛。有文化的團友們當然去當文青,我就跟富哥在地庫吃生果。明天早餐後去台南,繼續美食之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