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Sponsor

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Carna by Dario Cecchini ~ (KC飯局)說好的牛牛牛飯局

兩年多前,在我辦的一個牛扒局上說過,要辦這一局。

這一件事我一直記著,但時機一直未到。直至最近,機會來了。可以在同一晚,比較三款不同牛肉的表現。於是二話不說,訂下店子唯一的海景房。座位所限,每晚招呼九人。一如最近不少的飯局,向隅者眾。未能成功報名的朋友,先在此說聲對不起。

餐廳就在Mondrian Hong Kong 酒店的39樓,未來過的朋友,是不會想像得到這裡的景致是會這樣美麗的。前面就是尖東及維港夜景,先來一杯歡迎酒,享用無價美景。

人多的好處,就是可以一次過試多幾款食物。利用人多優勢,前菜一口氣叫齊幾款,大家多吃多試。生牛肉他他還是當中的主角,坊間多用牛柳去製作,這裡用上牛冧肉。先用鬆肉針刺鬆筋鍵,再切幾刀上檯。維持牛肉的口感之餘,牛肉的味道也更濃郁。

Chianti Tartare

其他幾款前菜,水準也不錯。綜合各食友的意見,對家鄉燴牛肚評價最高。意大利人炆牛肚跟我們吃的牛雜有點分別,就是會炆得十級稔,沒牙都吃得到。口感欠奉,調味就是關鍵所在。這裡用上蕃茄加少少辣椒,酸中帶點辣,惹味也開胃。配合墊底的鷹咀豆蓉同吃,加上一點餐前麵包的話,胃納不大的朋友已經是簡單又美味的一餐。

Trippa alla Maremmana

暖牛鍵沙律風乾牛肉沙律的分別就在不同處理及部位的牛肉上,個人覺得暖牛鍵就較為普通了一點,而風乾牛肉就比較少見之餘,鹹香好吃,下酒正好。風乾24個月托斯卡尼火腿是穩陣之選,畢竟此品是「意大利之寶」,好難輸。

Insalata Di Tenerumi 

辣肉醬多士的肉醬是豬肉加牛肉,將味道濃郁的肉醬塗在烤得微焦的多士上,口感及味道都出乎意料的好。不是因為是晚的牛肉份量不少的話,其實這是好吃得可以追加的一道前菜,也是除了生牛肉他他以外,我在這裡最喜歡的前菜之選。

 Crostini di Manzo e Maiale

前菜是一輪衝鋒,來到第一道主菜環節。要二選一,是小朋友才需要面對的事情:我們作為成年人,當然是統統點來分吃。米蘭式意大利飯比起其他意大利地方來說,最特別的就是其色澤。近乎金黃的顏色,是不了番紅花的原故,也表達出米蘭式催燦瑰麗的風格。飯粒帶咬勁,味道濃郁而香味十足。拌上軟稔好吃的燴牛面頰肉同吃,美味。不要看只淺淺的一層,頗有份量的。眾人分吃,就剛好。

 Risotto di Manzo alla Milanese

另一個選擇炭烤香腸,其實如果一定要二選一,這也會是在意大利飯之後,但原本也很好吃。這是店子自家製的肉腸,用上豬肉加牛肉去製作。烤得外皮微脆,而內裡肉汁充盈。肉餡吃起來口感很不錯,吃到肥脂的部份就更美味。單看外表或會錯過這一味,如果人多來吃也是必點的。

 Salsiccia alla Griglia con Tartufo

終於到了主角上場,就是牛肉是也。是日準備了三款牛肉,一款冰鮮而兩款自家風乾熟成,前者是澳洲和牛而後者是意大利牛肉,讓大家可以比較一下。牛肉要求的溫度都是設定在medium rare,先要一讚店子在牛肉的溫度控制上都非常準確,這是一間好扒房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條件。

完美的medium rare

先來澳洲M4和牛,是牛腰肉striploin)的部份。邊位帶點肥脂,而紅肉的部份也能隱約的看到油脂的紋理,靚肉。肉質軟滑而帶點微爽(估計是當中的油脂原故),肉味也是濃郁而很不錯的。席上朋友吃完都讚好,我在當時就只提醒大家:只是第一款牛肉,還陸續有來。

Australia, Striploin M4+, Elbow Valley (400g)

再來就是風乾35天的意大利Pezzata Rossa帶骨肉眼扒,重量比之前的牛腰肉足足大一倍,上檯時也掀走一陣小哄動。牛肉在一吃之下,高下立見。風乾35天的牛肉,肉味是比之前的冰鮮牛肉濃郁得多。當然也要算及部位的不同,而肉眼本身油脂更豐富,烤起來當然也更好吃(價錢亦貴得多)。肉類風乾熟成的效果及威力,在比較下一吃便知。

Italy, Pezzata Rossa, 35 Days Dry-aged (800g)

當大家都說已飽了9成之際,精品要上場了,就是風乾45天的意大利Carima穀飼牛肉。同是帶骨肉眼,但份量比剛才風乾35的還要大50%,去到1.2kg。在牛肉的色澤上,風乾多15明顯呈更暗啞,但肉質卻比剛才風乾35的更鬆化。最吸引的還是其濃郁的肉味,是之前的兩款牛肉無可比擬的。

 Italy, Grain-fed Frisonat, Carima, 45 Days Dry-aged (Minimum 1.2kg)

正所謂:無比較,無傷害。在未吃過風乾熟成牛肉之時,吃冰鮮牛肉都會覺得不錯。但在有比較之下,當然就不會是那一回事。而吃這三款牛肉,也是「無得返轉頭」的。也就是在這個安排之下,大家也會更瞭解各款牛肉的口感及味道。

甜品方面,雖然餐牌上有5款選擇,但我總是只會選意大利芝士蛋糕Tiramisu)。這裡的芝士蛋糕盛在一個小碗中,賣相是頗吸引的。軟身的口感,只是略嫌乾身了一點,我是喜歡軟身及濕潤一點的意大利芝士蛋糕的。此品在香港已很少地方做得好吃,這裡的,數一數二。

 Tiramisù di Casa

只是每晚9個人的飯局,但作為搞手,看見大家吃得滿意開心,最重要就是可以對自己喜歡的食材有更深入的瞭解,是最快樂的一件事。

有值得再做的牛魔王局,我會再搞,你會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