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Sponsor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Path ~ 新世代

上個月才吃過Mono,想不到不多久來吃這一家新餐廳,大廚就曾在Mono工作過。

店子在金巴利道的一幢新商廈內,低調的門牌及簡單的舖面,L形的吧檯就只可以招呼8位食客。年輕的大廚Tony及他的助手在忙碌的為是日的晚餐準備。看上去年紀輕輕的他,曾在幾間米芝蓮星店如AmberMonoÉcritureZén工作過。

9道菜tasting menu,菜式簡單精緻,頭三款都是用手直接取吃的小吃。在啤酒脆杯內的是茶薰菠蘿生薑,薰過的菠蘿酸及甜味都減輕了,反而菠蘿的香味更濃。現合生薑末同吃,起開胃之效。再來是泡上了硬芝士小泡乎,中間夾上的卻是令人意想不到的鹹蛋蝦仁。芝士的鹹香跟鹹蛋的香味配合得很好,有點意想不到。

啤酒脆杯•茶燻菠蘿•生薑

泡芙•黃金蝦• 康提起司

第三款小吃就是鵝肝紫薯,單看這兩款食材就硬是覺得欠了一種可以將其串連的調味。吃起來就知道,原來大廚是加了。酸甜的味道除了可以喚醒味蕾,甜醋的存在也跟之前兩味小吃的黃金蝦及生薑一樣,是大廚加入的本地元素。

鵝肝•甜醋•紫薯

伊佐木魚生加上魚籽醬,確實是很容易想像得到的效果及味道。不過大廚加入了蜜柑做的醬汁,橘子的甜酸跟伊佐木同吃也配合得不錯。魚籽醬的一點鹹鮮味,起畫龍點晴之效。

伊佐木•蜜柑•魚子醬

一連兩道也是帶和風的菜式,再來就是蒸蛋白。這是茶蒸蛋的變奏,加入的另外三個元素:海膽花甲及滴上的海苔油,都是重鮮味的食材。在味道上效果非常好,但口感上花甲肉韌了一點點。要跟蒸蛋白及海膽相配,口感軟滑一點的食材會更適合。


蒸蛋白•花甲•海苔油•海膽

海鮮主菜是馬友,不知何解,一夜乾馬友是不少中西餐廳在這一、兩年也大量應用的海鮮食材。老實說,偶然吃一次還好,也從來不太覺得是很出色驚艷的食材。本地海鮮食材選擇繁多,相信大廚很快會有更好的選擇。

馬友• 陳村粉• 發酵辣椒甘筍

反而墊底的陳村粉及以發酵的辣椒及紅蘿蔔打成的醬汁,更具特色及好吃。尤其是陳村粉,不要以為簡單,很多中廚也不敢碰的麻煩食材。要做得爽口嫩滑,要花上不少的功夫。這裡的是店子自家製的,做得好,跟馬友魚同吃也配合得不錯。

馬友• 陳村粉• 發酵辣椒甘筍

肉類主菜是鴨胸,先經一輪慢煮及風乾的反覆處理,再煎香的上檯。鴨胸在處理過後肉味反而沒有那麼濃郁,配上以士多啤梨辣椒調成的醬汁,在味道上有新意。是日用上的鴨胸來自法國,但其實在香港不少外國廚都有嘗試轉用本地鴨胸肉,或者大廚可以循這方向發揮一下。


鴨胸•馬鈴薯• 士多啤梨辣椒

單尾是擔擔麵,白麵條加入蟹肉辣椒油,本身已好吃。加入的醬汁是以烤腰果打成的,香味比平日加入花生的麻醬香味更吸引。灑上的炸蒜粒也是神來之筆,無論在味道及口感上都有不少的幫助。配上以蟹殼煮成的蟹湯,當中沒調味,只有淡淡的蟹鮮香,是上佳的配搭。

花蟹• 辣椒油• 擔擔麵

蟹湯

甜點是牛奶麻薯,口感煙韌的麻薯在調味上是加入了薑汁糖漿薑味泡沫,簡單好吃。份量及甜度也是點到即止,很討好。

牛奶麻薯•蕃薯•生薑•芝麻

琵琶

食物以外,餐廳經理Sean的配酒也非常好。來這裡想喝酒的朋友不需要麻煩,交給他去配酒就好了。

你問我,這裡的菜式不是滴水不進的完美,也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是夜看到的是一位年輕又有想法的本地大廚,做出來的菜式小巧有水準。

期待再來,吃Chef Tony更多的創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