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Sponsor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Moo-Lah ~ 韓牛清湯腩

做韓國美食團,韓牛是大項目。「Born and Bred」在首爾是名牌子,當然有同團友私下來吃過。店子的韓牛好是預期之內,在處理上也出色,大家也吃得滿意。

所以知道「Born and Bred」這個品牌在香港出現,當然多加留意。而最令人有興趣的還是香港店原來不是燒肉店,而是以清湯腩河掛帥。說真的,以燒肉形式吃「Born and Bred」反而沒什麼看頭,因為再好的都已在韓國吃過。用韓牛做牛湯河又如何?就找了一天來試試。


店名的「Moo」就是牛,「Lah」就是香港地道的意思。店子所在是隔鄰壽喜燒店一分為二的舖面,店內以吧檯位為主,另有散座及面對街外的單邊位。午市套餐包沙律、主菜及甜品,收費就視乎選那一款主菜而定。最貴的就是清湯腩,其他還有沙爹牛、漢堡牛可選。我的首選當然是清湯腩,可配河粉、米粉或麵。但清湯腩配河粉,真是由小吃到大的定律來,不作他選。


沙律是話梅蕃茄沙律,車厘茄以話梅汁浸過,味道酸酸甜甜的,吃得開胃。主菜的牛湯河是在席前在將牛湯注入碗內的,保證熱度十足。雖然這裡以韓牛掛帥,但當然要先嚐牛湯,湯頭清澈,味道鮮香,口感純正而沒有什麼怪味雜質,據悉是用上了三個不同部位的牛骨,再以1:1下水的方式煲十多小時而成,果然是很有水準的牛湯。

招牌清湯韓牛三寶牛筋腩河

再吃牛肉,這個正名為「招牌清湯韓牛三寶牛筋腩河」,只來了牛腩牛板腱兩個部份。至於「第三寶」的牛筋,據悉是日沽清。牛腩是筋腩,韓牛肉質鬆軟,帶油脂及連筋膜的部份當然非常好吃。牛板腱沒有筋膜部份,略少的油脂分佈令肉味更濃郁。河粉略厚身了一點,跟牛湯同吃也爽滑可口。蘿蔔稔甜,整體而言是有水準的牛湯河。

牛板腱


韓牛+牛骨河以外,也有韓牛+咖喱,這是同行朋友點的另一款主菜:香濃港式咖喱牛腩飯。試了幾口,咖喱本身是帶點馬來椰奶風味的港式咖喱,用上的也是牛板腱的部位,口感比放湯的帶多點質感,個人以肉質偏稔的韓牛來說,這樣烹調就覺得更適合及好吃。

香濃港式咖喱牛腩飯

同場加映,只有晚市套餐才供應的韓牛板腱蝴蝶包。賣相不太港式,反而就是台式的刈包賣相。這次就是韓牛+沙爹,沙爹本身濃郁,跟韓牛配搭起來也好吃。而包本身蒸得熱燙而口感軟熟,夾著沙爹韓牛同吃當然也「無得輸」。

韓牛板腱蝴蝶包

甜點是白糖糕芝麻卷,純港式。很喜歡吃白糖糕,這裡的做得口感鬆軟,但可惜的是帶點酸味,可以更好。芝麻卷就很不錯,吃起來彈牙也帶芝麻香,有水準。

白糖糕芝麻卷

如果你問我,確實真的估不到「Born and Bred」以此形式落戶香港,加入不少地道元素,效果都很好。

是值得一試的店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