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晴
都說在云云日本料理中,KC最喜歡的就是燒肉及鐵板燒。在香港吃燒肉還好,近年也有不少店子出現。但鐵板燒店子選擇就很少,當中尤其高檔次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每次朋友說要吃鐵板燒,最簡單的就是找Mok San。
在本地鐵板燒界而言,Mok San已是教父級人物。不要說他,就是其門生也遍天下。很多時去光顧新的鐵板燒店,跟其師傅打招呼時都會聽到「我以前跟過Mok San既」,可見他的地位。從2017年開始連續5年摘下米芝蓮一星兼地球上唯一的米芝蓮星鐵板燒店,確實是利害的。
最近他的店子喬遷之喜,新店在附近電氣道的金輪中心1樓。地方比前大了不少,可容納二十多名客人。作為頭號鐵板燒粉絲,當然要來試試新店。早前跟一班大廚來吃過,立即連訂幾天,跟不同的單位到來再吃。
師傅拿出厚厚的金勾翅扒,先將其放上鐵板。他說因為煎翅扒製作需時,那就先吃點刺身吧。最新鮮的北海道海膽及牡丹蝦,不需醬油及芥末,直接的吃就最能感受到其鮮美。放在上面的是魚籽醬,其鹹香正好為兩款刺身調味。
在吃刺身的同時,Mok San已在聚精會神的處理脆皮魚翅扒。只見他先將金山勾翅慢慢的兩邊烤至呈微焦,放在碟子上再加入濃雞湯及海膽便成。勾翅翅針粗且厚身,口感彈牙帶微軟糯。加入濃雞湯及海膽同吃,做法獨特也美味。魚翅早年吃得多,什麼做法都差不多吃過。乾撈、炒、紅燒等等。煎魚翅扒真的第一次吃,效果也絕佳。
大廚將是晚會吃的海鮮拿出來,先將當中的大蜆放進蒸爐裡。不要以為吃鐵板燒不是煎就是炒,其實在這裡也會吃到蒸的。來自京都的大蜆真的如手掌心般大,蒸至開口呈僅熟的狀態。肉爽而味道鮮甜無比。大廚只掃上一點點的檸檬皮碎,增添一點點清香味覺。
一連幾道也是海鮮食材,北海道蝦夷鮑先去殼,再放在鐵板上的海帶再加上蓋蒸煮,再將之切開並放進以鮑魚肝打成的醬汁一起拌炒便成,僅熟的鮑魚肉質軟熟而味道鮮美。墊底的海帶也不是配角,加入鮑魚肝醬汁炒過,美味。
要數Mok San的招牌菜,一味甘鯛魚立鱗燒必定是其中之一。將甘鯛魚放進淺油鍋,接觸油的魚皮部份做成煎炸的效果而向上的魚肉就給鍋子的熱氣蒸煮。魚皮部份極酥脆而魚肉是嫩滑鮮甜,加上以海膽及忌廉煮成的醬汁,美味。
再來就是鰻魚,只見Mok San將鰻魚放在鐵板上烤。煎得兩面焦香的鰻魚再加入燒汁,配上飯糰及海膽包在紫菜內而成了鰻魚海膽手卷。師傅煎的鰻魚肉質鬆軟,當中原因除了鰻魚本身水準要好以外,就是煎的過程要花上多一點時間。不壓著鰻魚來煎,不貪快,效果自然出眾。
龍蝦出場,是晚用上的就是法國藍龍蝦。跟鮑魚的處理相若,大廚是先連殼在鐵板上煎,再將肉取出而加入以蝦頭的膏打成的醬汁再炒好。還有的就是刨上新鮮黑松露,再加入綠茶麵就完成。新鮮龍蝦蝦肉爽甜,以蝦膏打成的醬汁調味也鮮美。好吃的還有幼身且柔軟的綠茶麵,拌上醬汁是非常美味。
因為同一個星期來了幾次,另一晚吃的是西班牙紅蝦。眾所周知,西班牙紅蝦除了肉爽鮮甜以外,蝦頭的蝦膏是頂級極品。大廚將蝦頭的部份加入車厘茄同煮,待紅蝦完全煮出後再加入寬蛋麵拌勻,又是另一番美味。
吃完一輪海鮮,終於到牛肉出場。這裡用上的是最好的宮崎A5和牛,完全不令人意外。部位就是較少見的牛柳,除了成本是較高的部位以外,和牛(尤其宮崎和牛)牛柳是很難入手的(作為牛肉買手我可以告訴大家這件事),尤其說的是A5級數的和牛。其油脂成份不及其他部位,但肉味濃郁而肉與軟熟,非常不錯。配合青森蒜頭製成的蒜片及鮮蘑山葵,出色。
說真的,每次來到這個時候都已是十二成飽,但炒飯是鐵板燒總不能欠缺的環節。這裡的不例外,只是用料比較豐富。大廚先炒香碎洋蔥及蒜粒,再加入菜粒、白飯魚仔、紅蘿蔔粒,之後就是日本米飯及蔥粒、薑末。雞蛋是用上九州蘭王蛋,最後還加入櫻花蝦。用料雖多,但碗內所有食材都炒得粒粒分明,乾身爽口也好吃。
下飯漬物是蒜頭、蕎頭及牛蒡。漬物一向是我很喜愛的環節,蕎頭爽口而不太酸,適合怕酸的我。味噌漬的蒜頭及牛蒡也好吃。味噌湯也不是普通貨,有吃藍龍蝦的一晚會加入龍蝦鉗,不吃龍蝦的時候會加入大蜆,也仔細。
來這裡吃鐵板燒了不少次,這些年來不止自己會來吃,也曾帶過不少朋友到來。只要懂吃的人,也會欣賞Mok San仔細又精益求精的態度。無論用上什麼食材,他只會採用質素最好的,而烹調的手法也以展現食材最真實的味道。
說真的,多年來看著大廚的菜式在進步,老早已超越一般鐵板燒的水平,這裡是好吃之徒必來的地方。
也還好我是一次過的訂了好幾天,手慢一點的話,下一個可以再預約Mok San主理鐵板燒的日子已是十月中…..有興趣的朋友,訂位要快手。
結論:人生必試
評分:(以5個💥為滿分)
環境:💥💥💥💥
餐廳資料:
I M Teppanyaki and Wine
天后電氣道68號
金輪天地1樓
2570 708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