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Sponsor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避風塘興記 ~ 串


六月下旬‧炎熱

其實什麼也未吃,大家對這裡的氣焰也有所體會。

是晚要跟雪怡、家傑及專兄慶祝生日。一行12人,訂了七時半的檯。也深知這裡每天也非常旺場,所以叮囑大家要準時。雪怡及家傑七時已到,因為要人齊才入座,就在門口等。到了七時二十八分,已有十一人來到,還差一人。但不齊人就是不齊人,所以也唯有擠在窄窄的電梯口等第12位朋友來到。

因為旺場,不等齊人是不準入內的

大家姐行過,一看未夠12人,當然不準進座,大家就唯有望著入口不遠處的大檯在門口或站或坐的等。其實如果我們肯在九時半前交檯是可以不用罰站等候的,只不過見到三三兩兩不住進店的人客也不用如我們般「儲人」,那等就等,至少不用我們看著時間吃東西,加上平生最憎就是限時交檯。

喝酸梅湯比較方便一點

人齊,住低,點菜時當然要經歷大家姐那「要唔要魚?」、「要唔要蟶子或瀨尿蝦?」及「兩隻蟹夠唔夠食?」的試練。還好點菜的是我,看上去多又好少又好,想點幾多就幾多,不想吃什麼就不點,只此而已。還有,這裡有一特色,沒有茶只有水,而還是熱水。沒有茶壺而要喝就要叫阿姐逐次斟。當然,這裡有一瓶瓶的酸梅湯及竹蔗水供應,又或是膠樽裝蒸餾水,爭在未有在落單時問你要「Sparkling or still?」。

這一碟佐料也十級好吃

這裡沒有菜單,食物選擇十年如一天也是那二十多款,就全印在那墊檯紙上。前菜不用想太多,人多的話來一碟六小福就行。二十多年前出道時還幸運地真的在避風塘吃過,那時吃的都是這幾味白灼食物。不過在今天看來應該不太特別,不過在沒有前菜選擇的這裡已成例牌。

例牌前菜,例牌味道

至於味道方面其實不算非常好,當然也不去到難吃,除了那海蜇除外,因為真的是啖啖吃到沙。不信邪多叫一碟,再吃兩件也都是非常多沙,是怎洗的?韭菜不是時令,換上菜芯就更平平無奇。土魷彈牙但沒有味道,跟味道同樣是淡淡的豬粉腸豬肚都很難令人留下什麼印象,不過後二者是頗新鮮就是真的。

啖啖有沙的海蜇

早年來這裡也有吃蒜蟶子甚至瀨尿蝦的,但近年也沒吃此味了。在別的店子也吃得太多,好的也吃過不少。又不是遊客,不來此品了。此時當造的蜆當然要來,油鹽水浸蜆是這裡的招牌菜,蜆本身是配角,而那鮮甜又辣勁十足的湯汁底才是主角,多喝兩口也混身發燙,仍然非常對辦。

鮮辣俱備,仍然好吃

除了油鹽水浸,另一味就是豉椒炒蜆了。坊間有此品供應的店子十行九檔,是一味非常普遍的海鮮菜式,但如這裡炒得出色的地方卻不多。炒得夠香而油份足,蜆肉雖不算十分肥美,但肉鮮而加上炒香了的蒜豉味道,不錯。不過席上食友卻嫌這碟蜆殼遠比肉多,正在猜測各種引起這個現象出現的原因之際,老實說我是不大相信店子會收起部份的肉而只炒蜆殼。蜆很貴嗎?我想將蜆肉挑出的人工還更貴。

席上的朋友總說這是殼多過肉的

因為Amy伉儷在席間加入,所以來多來一碟陳皮蒸泥鯭。坦白說近年已絕少吃泥鯭,不是因為衛生一環,誰也知道泥鯭是吃什麼的。不過不少店子的泥鯭因為鮮度不足而變得肉不嫩滑而也欠缺鮮味,這裡的也有同一弊病,吃起來就只有陳皮味道。吃此味,去鴨脷洲吧(詳細食法指引在此!)。

欠鮮味的泥鯭

去鴨脷洲吃就好得多

要了兩只蟹,套用大家姐的說法是味濃的最後才來,所以先吃的反而是後加的金沙炒蟹。肉蟹埋沒在金黃的蒜粒內,頗吸引。蟹是不錯但天出色的是同炒的炸蒜粒,這裡的蒜粒在炸前的風乾一環做得仔細,所以炸起來乾身脆口還跟紅尖椒同炒,是頂級香口。拿來拌粥、下河粉或麵都很好吃。不過我對此品是麻麻地,吃了一點試試味就算。

頂級香口的炸蒜粒

來這裡的原因當然是為一味古法避風塘炒蟹了,上檯時那股豐香撲鼻的蒜豉香味仍然非常的對辦。剛才的金沙炒蟹沒多吃,來到此品就老實不客氣的拿了巨型蟹鉗來吃。肉不算是非常實,有一點點水但肉是鮮甜嫩滑之餘還又香又好吃,出色。雖然如陳小姐所說蒜豉的份量好像比以前少,對於我來說這個做法才是真正的避風塘味道,也是只此一家,要吃就要回來。

只此一家的古法避風塘炒蟹

到了單尾環節也是例牌的來個鴨湯河,其實要什麼配料也不打緊,鴨背也好鴨絲也好鴨髀也好,主角還是鴨湯底及河粉。切得異常幼細的河粉蜢吸濃郁的鴨湯鮮味,也是只此一家的好吃。其實在香港仔避風塘旁邊還有艇檔賣鴨湯河,湯是不錯但河粉比這裡差得多了。

經典的鴨湯河

河粉及湯底才是主角

既然只有河粉及湯底才是主角,那來一碗齋河就行,配料的價錢是可以省回吧。不過這裡的餐牌上湯河及鴨肉湯河就只相差四元,這麼多年來也抵擋不住而要了有鴨肉的,因為看上去太划算了。不吃河粉,也可以吃燒鴨粥魚片粥甚至是叉燒粥。不過話時話,已沒吃這裡的粥多年了。

不吃河粉,可以吃粥

第一次寫這裡的食評是2008年,到了今天對於這裡的服務感覺也是一樣的差。始終是家族經營而多年來也有名人明星及熟客捧場,就是看看牆上那連綿不斷的簽名就知,是這樣的了。而觀乎隔離檯那看上去應是國內客人,八人吃了四隻蟹、蟶子、瀨尿蝦及開了幾支酒,再加上一人再買多一蟹拿走。相比起我們十幾人才吃兩隻蟹再一人來一碗河粉或粥的,招呼得不好其實也不難理解。

據觀察店內真的八成以上也是國內客人,誰還會在乎我們十幾個港燦會不會再來幫襯?而這裡的服務水平的地方竟然也獲得米芝蓮推介,不是熟客或是國內人士引路,怎行?

結論:值得推薦(除了服務)


評分:(以5個&為滿分)
食物:&&&&
服務:1/2分
環境:&&&

餐廳資料:
Hing Kee
尖沙咀彌敦道180號寶華商業大廈1樓
2722 0022

2 則留言:

  1. 中肯. 瀨尿蝦(餐紙寫海螳螂, 我估係比日本客睇?) 同蟹的確係一絕, 不過我都真心相信呢間舖頭絕對會係白鴒眼的--而他們也不在乎.

    kc兄冇寫價錢, 我的經驗係一人半隻蟹, 一蟶子一瀨尿蝦, 再加前菜或者蒸鮑魚咁. 埋單一人大約$700-800. 這個價錢應該比大班樓, 名人坊或者天香樓(唔食蟹粉)更進取.

    回覆刪除
  2. clif兄,

    價錢方面絕對正確,是真的貴,尤其加上還要「買難受」。

    所以來就只有吃最值得吃的項目,只是忍受一下白鴿眼而已。

    KC

    回覆刪除